2022,城市,全面初老 | 房叔说No.417
共8盘预售公示、登记,列表见文末↓
| PART 1 |
宏观经济面,M1一月击穿负值,M1与M2增速差-11.7%(M1简单理解,主要是企业市场活钱,M2是货币总量),二月颓势稍缓,但依然-4.5%,M1远远跑不赢M2的速度,说白了,不缺水,小企业在内耗,大企业把钱存了躺平。 稳经济,拿“夜壶”,只是这次不太顺利,大量强二线以下的楼市快被政策的暖风吹晕了,也不复往日精神,多少有些黄台之瓜的意味,难摘信心;
-如今之局,纵令快马上蜀道,加鞭无益。-何解?曰:落辎重,修栈道,饲良马,不期速成。 然而,减负减税、大基建、做强二线、做大城市群、大投实业,都改变不了马儿来到蜀道前的根本事实; 脚步会慢,爬山会喘,难以飞跃,不光是今年的基本形势,也是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基调;
而令2022如此影响市场信心,且能够楔进中国历史教科书的注脚,笔者以为,不是上面那些大事件,作今天的客观发生,明日的历史描述,而是这样一句话: 2022年,中国社会迎来人口转折,开始进入全面、深度、最严峻的老龄化,实质未富先老。 “2021年总人口新增48w,2022...”,这是一个14亿人口、几千年文明非战争、饥荒年代的数据,每个国民都看得到; 这个数字一旦变负,并且加速变负,它会多么深刻地楔进今日的社会投资和消费信心,改变国民经济行为,笔者在日韩真切地体会过; 信心缘何不足,前路因何迷茫,笔者以为,全在一个“老”字里。 今天便说,城市初老,何去何从。
| PART 2 |
认清当下,从感性到理性认识:什么是全面、深度、最严峻的老龄化? 第一方面,最严峻,说一个故事。 最近,笔者看到一条笔者十年前亲历的旧闻新采。 2012,世界沉浸在“末日预言”,清华教授杨燕绥写了一篇《谈养老金的早减晚增的领取机制改革问题》,直指社会老龄危机,提出根据退休年纪的退休金随度分配和延迟退休,被骂上了新闻,笔者还特意搜来拜读过; 今年,重新采访杨教授的视频被年轻人顶上了某站TOP30。
▲2019-2050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与累计结余趋势
刚过去的2021,社会养老金当年缺口7000亿,笔者去年也列过如图的数据,现收现付的制度设计要求如今的出生率需要维持当年的水平,这是不可能的。
2022年,是中国1963-1980年出生婴儿潮全面退休的第一年,也大概率是人口负增长的第一年,这就是最严峻的开端。 第二方面,深度,指的是结构。 男女比例的失衡并没有好转,独居家庭数量反而屡创新高,遑论近几年可怖的离婚率;
一个非常残酷和简单的现实,到本世纪中叶及往后,有相当多的人孤独终老。
第三方面,全面,指的是覆盖面。 从前,一、二两方面痛在经济衰落、欠发达地区,痛在三线城镇、四线农村,身处一二线城里人可以“不听不听,不看不看”; 如今不行,各省省会的首位度从未有过的高,各大二线城市对周边三线城镇、农村甚至地级市的人口虹吸效应更是历史级的强; 这是城市群、都市圈、高效城市化的必由之路,把单位土地的人口做多做强,实现管理成本最小的最大价值化。 此时,矛盾来了,人多会巩固城市化成果、推高资产价格,可人毕竟不是工具和数字,人有父母、会老去; 我今天对城市的贡献,明天需要城市反哺,进入老的多、幼的少的快车道时,年纪大的可以吃时代红利,大部分年轻人眼见着以后吃不到;
如果今天进入城市的人口甚至难以有效赡养父母,那今年的人口红利就是10年后的社会问题,所以,“人才为王”并不是势利,而是现实主义。 农村荒了,去县城;县城败了,去省城;省城要老了,回去哪里? 城市,2022,全面初老症。
| PART 3 |
初老之后,明日如何?
最大的问题可以概括成两个词:都市游牧,老无所依。前者说城市,后者说住宅与社区生活。
这不是笔者总结的,事实上,笔者上一部分说的“城市群、都市圈、高效城市化”,提出都来自昭和时代的日本,在“少子高龄化爆发的城市问题”方面,大和民族留下无数过河的石头;
都市游牧,指年轻人在城市中永远买不起高价的房屋,无法生根也去不了乡镇,找不到伴侣,价值与意义感丧失,以租赁方式解决居住;
都市游牧族一般分两种情况,其一享受人生,过好当下,该躺躺,该玩玩,但终身工作;其二有计划地进行储蓄,降低欲望和消费,什么货币刺激政策都没用,因为他们对未来的预期是明确的;
前者降低社会活力和创造力,后者收紧社会消费,如果爱读村上春树,大概对这一族内心的虚无体会颇深。
老无所依,字面意思,高龄族支付不起高额的养老院费用,选择居家养老,最后在“无缘社会”(不方便解释,可自查)去往彼岸;
当然,你大可以说国情不同,但就算放在每个省每个大城市,与日韩相比,我们未富先老的进程都提前很多,至于外部援助,大部分同是泥菩萨。
如果你还年轻,要有信心有憧憬,但也最好早做打算。
| PART 4 |
知旧知新知趋势,会当如何?
国家和各级政府层面,双轨制快马加鞭,保障房的量会不断增多,去年下半年提出的共有产权房现在都出图了;
如果没有投资需求,保障房绝对是利民好事。翻译给你听:买不起商品房又不想住的远的购房者允许躺平,保证居住权益。
▲临平新城共有产权房效果图
如果出于资产配置,针对始终选择商品房的购房者。双轨制下,商品房新增量更少了,城市虹吸+供应缩量,核心城市的核心板块的优质资产自然是高价值凝结,笔者和房叔公号反复强调过这个现实前提;
初老症的城市,这个前提下要重新定义“供和需”,从前是僧多粥少,以后是富商求玉;
从前,抢占城市资源,多多益善,普涨,因为接盘够多,价格还行;
以后,需求多指人们有占有稀缺高价值商品的欲望,供应的属性要与之匹配,价格和成交才会同时实现;
强富商缺,真美玉少,卖的人也少,成交频次下降是非常正常的,而所有没有流动性的挂价都该反思手里是玉还是玻璃。
从前的等等党,等了总是亏,如今的等等党,高不成低不可就,社保、手气、钱包,哪样都不够,不得不被动等待。
| PART 5 |
2022,中国城市全面初老,很短的未来,城市住宅要承担90%以上人口的养老重担。房产税迫于形势只是推迟,先解燃眉之急,方能从长计议。
老则老矣,先度剑阁,莫凉信心,莫失雄心。
“因应少子高龄化的城市更新和住宅建造”,在这个领域,除了北上港有在探索,其余城市几乎空白,笔者会再单写一篇,敬请期待。
2022杭州地铁楼盘图(3月版)
房叔说 | |
房叔选房 |
点个在看,让房叔更好。